左轉有書即將進行台德書店交流計畫

左轉有書即將進行台德書店交流計畫

一年一度的 #法蘭克福書展 即將在一個月後在德國登場,左轉有書很榮幸得到文化部的支持,將前往法蘭克福與柏林與德國書店做交流,瞭解德國「 #獨立書店」的生態,同時也會以台灣獨立書店在推動批判思考、培植在地本土文化時的社會意義與經營困難與德國同業做對話。
​ ⠀ ⠀
不過在做籌備工作時,我們意外發現在德國「獨立書店」這個概念是不存在的。
​ ⠀ ⠀
長期在德國做新聞採訪的記者、《歐洲心臟》的作者林育立告訴我們,因為在德國所有書店的都是獨立的,何來「獨立書店」呢?早在1884年,德國出版同業公會德國書業協會就大力推動全國統一書價,四年後開始實施。一百多年來統一定價成為德國出版商的產業共識,一直到2002年才立法強制執行。
​ ⠀ ⠀
林育立在他的報導中說道:「出版社靠暢銷書和長銷書的穩定收入,比較有財力出版冷門的書。折扣戰的情況不會發生,小書店比較有生存空間,讓全國各地人人都有機會接觸到書。」
​ ⠀ ⠀
因為這樣,德國一年出版達到三千億台幣的產值,書店也非常普遍。以350萬人口的柏林為例,除了大型連鎖書店之外,還有350家小型書店。若等比套到台灣,不含誠品、金石堂,台北市的書店應該有將近270家。
​ ⠀ ⠀
德國書店的生意有多好?好到我們聯絡了很多家我們想拜訪的書店,結果他們都忙到沒空理我們>_<
​ ⠀ ⠀
左轉為了這趟拜訪也是做了十足的準備,其中之一就是邀請 #黃信堯導演 來拍攝一支介紹台灣獨立書店文化的短片。大家都還記得《大佛普拉斯》《同學麥娜斯》中熱愛鄉土、嫉惡如仇、拍到激動處還會跳入鏡頭打人的導演吧?信堯導演本身也很熱愛閱讀,對書店文化很有感情,知道獨立書店預算有限還特別友情贊助。
​ ⠀ ⠀
為了這個短片他的團隊已經走訪了屏東、高雄與台中。上週五來到左轉拍攝,本來預計兩三個小時的工作,但左轉溫暖熱情的氛圍像是便利商店的冷氣一樣,硬是留住他們直到週五深夜。
​ ⠀ ⠀
這支短片將在十月初在左轉有書公開發表,敬請各位讀者關注我們臉書追蹤最新消息!
​ ⠀ ⠀
​ ⠀ ⠀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