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一個月來我們的感動及分享

疫情一個月來我們的感動及分享

銀行裡只有1.5個月的週轉金,然後疫情至少會再持續半年,這些錢用來付解散的資遣費及房租及一些廠商的違約金剛剛好,此時結束營業或許才是理性的決定(?)
5/12 社區傳播風險升高,疫情警戒升至第2級
5/15-16 雙北疫情升至3級,我們馬上暫停營業2日重新設計店內動線及對店員、客人的防護措施。
5/17-18與房東及店員溝通(房租及疫情期間的營業/排班)
5/19 開始暫停營業至5/31
6/1 開始恢復營業。原訂的活動場租取消了將近50場,加上全國禁止內用,營收剩下不到原本的2成。
6/11 告急
雖然沒有像往常那樣的營業,但每天都很忙,時不時也都會不小心想著告別的公告該怎麼寫…… 可也停留在想一想而已。6月初我們就訂好了3個具體指標,用來當6月底判斷的依據,決定7月是否該有個了斷:
1.房東肯不肯降租30%以上
2.政府紓困可以有多少
3.【訂閱會員集資方案】月底前能否衝到至少500人
房東的部分已經確定行不通。
政府紓困不無小補,問題在於如果撥款時間太晚,薪資補助就會直接變成失業給付。
倒是訂閱會員集資方案讓我們感到有一絲希望。如果能有500位每月300元的訂閱會員,扣掉一些手續、行政等費用,剛好就是我們每個月的租金,就有希望可以支撐疫情期間的房租到年底。
這次書店的【訂閱會員集資方案】相信大家都知道我們是跟 #貝殼放大 這間顧問公司合作。這個方案早在去年5月第一次疫情期間就已經開始談了,為的就是籌措書店轉型所需要的經費,沒想倒成了現在唯一的主要收入來源。當初來回討論修正籌備了半年,在今年1月開始上線。6月初在連續兩週店內營收掛0的時候,我們偷偷問了一下我們的專案人員,如果書店7月真的收攤了,那現有的三百多個會員怎麼辦才好?貝殼放大沒有直接回答這個問題,只表示力挺的態度,無論如何會陪伴度過難關。
去年遇到疫情時我們就已經開始準備轉型。
廚房朝縮減業務的方向進行,並花了將近半年的時間找工廠製作 #左轉行動咖哩包
同時,也花了半年的時間建置【#台灣社會亂源】資訊網,希望可以將部分活動及賣書的業務轉移到線上,加強線上直播及活動筆記的功能,並且朝向會員制的方向經營。
計畫趕不上變化,再怎麼超前部署好像都不會夠前也不夠錢。而且轉型談何容易啊,除了硬體設備需要有經費購置,人力也需要重新尋找、訓練、培養。雖然我們都早已開始做,但一遇到三級警戒,終究還是差點潰不成軍–如果沒有現在這些會員撐住我們的話。
這一個月來不只貝殼放大的夥伴幾乎隨時on call跟我們一起想辦法、處理緊急狀況並協助克服許多技術上的困難。讓我們很感動的是,有很多朋友也在第一時間,甚至在我們反應過來之前就想直接捐款,也有股東提議要再增資,甚至有朋友說已經準備好了一些周轉金我們可以隨時開口。這種非常時期任何情感上及財務上的鼓勵及支持都是雪中送炭、相當重要,但其實我們自己很清楚,像這樣長期(國外經驗至少6個月)無法正常營業的狀況已經必須是「這座城市」希望我們存在才有機會撐過去,而不能只靠幾位親友們的急難救助了。
沒想告急的文案6/11一上線,不到一個禮拜的時間就達到了當初設定、能cover房租生存下去的低標500人,並且還在增加當中。這讓我們可以確定 #7月會正常營業下去。而很多認識的、不認識的朋友透過這個集資方案所表達的認同及支持,我們真的銘記在心、且不敢辜負,所以接下來除了繼續用力賣書賣外帶餐飲,我們也開始積極籌備7月之後的事情及各種線上講座/讀書會!
去年疫情在我們最低潮、最手足無措的時候有個朋友說的一句話,一直是這一年來我們無時無刻用來提醒自己、相信也應該可以帶給許多人力量:
這個部分我們自認為可以理直氣壯。無論這次的危機最終是否可以安然度過,我們大家都要可以無愧於心。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