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紹興北街1.0到鎮江街2.0,大家熟悉的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可能主要就是一個舉辦很多社會議題活動的空間,有咖啡,有書。但一直以來能夠維持這個空間昂貴房租的收入來源其實是餐飲。雖然實在也稱不上什麼「美食」,但我們的確花很多的力氣努力經營餐飲這一塊,至少在環境及食物安全衛生的部分絕對比很多廚房還要講究,也一直努力避免製造一次性的垃圾。
過去半年的疫情衝擊期間,我們內部曾經多次討論要將廚房關掉,除了因為疫情影響虧損太大之外,畢竟當初經營這個空間的目的是為了要推廣社會運動/社會議題,是為了經營書店,後來已經有些本末倒置。為了提供餐點,我們將八成以上的時間及人力用在維持廚房(出餐)的運作,甚至是「迎合」消費者多變的口味及要求而追求研發新菜、穩定品質、制式的規格等,一個「正規」廚房/餐廳應該有的樣子。
但是這是食物原本就應該有的樣子嗎?
這樣的廚房及產出跟我們所希望倡議的環保/土地議題理念是相符的嗎?
若將經營一個廚房的時間用來做更多議題活動會不會更好呢?
就在準備慢慢將廚房收尾關掉的時候,我們多年的好朋友
蟹老闆有天來看了我們的廚房後,覺得關掉實在太可惜,畢竟整體設備及動線的完整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專業廚房。於是在多方及多次的討論後,我們決定將廚房餐點的部分與好食機合作,未來將朝向 #食農職人培育 及 #食農教育推廣 的方向進行改造!
目前的規劃是讓我們的廚房成為「小農及小型生產者」的平台,組織社區裡小型生產者們。我們提供一個完整的廚房空間培力、製作並推廣小農的餐飲及產品。最重要的,是藉由提供不同形式餐飲(搭配講座)的方式,讓更多人從不同角度看「餐桌上的食物」,讓人與土地之間的關係不再如此遙遠疏離。
改造是有風險也有陣痛期的,我們的 #陣痛期將從10月開始,希望年底前可以結束。也就是說,未來三個月,我們的供餐可能會有些調整或不穩定,我們也可能會需要在週末時暫停供餐來做員工訓練。
未來一樣會有餐只是會不太一樣,我們相信左轉有書x慕哲咖啡的好朋友們能夠理解,也希望這個方向可以得到大家的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