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1.02|未竟的奇蹟 X 葉克膜經濟

2018.01.02|未竟的奇蹟 X 葉克膜經濟

未竟的奇蹟 X 葉克膜經濟
2018年1月2日(二)19:00 – 21:00
主講人:林宗弘: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宗榮: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田畠真弓(Tabata Mayumi):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當前是台灣必須嚴肅面對「國家為什麼會失敗?」這個命題了。台灣在二戰後快速工業化,以加工出口帶動經濟起飛,這過去引以為傲的「經濟奇蹟」,從90年代開始,台灣整體經濟一方面正逐漸走向「奇蹟衰退」,另一方面企業卻逐漸「大型家族財閥化」,即便經過數次政黨輪替,依然無法扭轉這趨勢,這是台灣產業內在的自利發展路徑,這也是台灣勞工低薪的根源。

近二十年來,台灣許多企業搖身一變為大型跨國企業集團,成為台灣經濟甚至政治上的主宰力量。這些錢進中國與東南亞的「進擊的巨人」是如何成形的?他們對於台灣經濟與社會的影響是什麼?我們又是如何仰賴中國與東南亞這個體外循環的「葉克膜經濟」生存?「葉克膜經濟」不依賴不行、越依賴自我治癒能力越低。

中研院社會所「企業與社會」小組邀集了二十多位學者從各面向撰寫了十七篇論文探討台灣從「奇蹟典範」走向「衰退典範」的過程與內涵,並由本次講者林宗弘與李宗榮主編出版了「未竟的奇蹟:轉型中的台灣經濟與社會」一書,試圖為台灣的未來找尋新出路。這場演講,將邀請聽眾一起來討論與思考台灣的經濟如何從少年暴衝走向健康老化。

講者:
林宗弘: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副教授。近年來研究中心為社會不平等,尤其是階級不平等的起源與後果,是社會學的核心議題之一,華人社會,特別是台灣與中國近年來的階級結構變遷與貧富差距問題。

李宗榮:現任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研究興趣主要集中在社會網絡,市場社會學以及組織研究這三個互相關聯的領域。過去幾年主要專注透過社會網絡的分析工具以及組織理論的研究架構,來探討東亞以及台灣的企業組織如何受制於制度環境與社會結構等因素的作用。

田畠真弓(Tabata Mayumi):國立台北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組織社會學、產業社會研究、東亞資本主義、經濟社會學、全球化與發展、日本經濟社會研究。

臉書活動專頁:

https://www.facebook.com/events/177687539492286/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